近日,著名咨詢公司賽迪顧問在北京發布《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地圖白皮書(2011年)》,公布了生物醫藥產業在中國的發展與布局現狀,并對產業未來分布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分布進一步顯現,已初步形成以長三角、環渤海為核心,珠三角、東北等中東部地區快速發展的產業空間格局。但區域不平衡發展將進一步凸顯,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差距將持續拉大。研發要素將進一步向上海、北京集聚,制造環節加速向江蘇、山東集聚。
賽迪顧問政府咨詢業務群總監肖勁松表示,由于生物醫藥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研發周期長的發展特點,促使產業發展必須實現三大集聚:向園區集聚、向經濟發達地區集聚、向專業智力密集區集聚。“"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醫藥產業仍將進一步集聚于東部沿海地區科研院所集中和創新能力較強的省份,以及少數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區域發展不平衡有進一步強化的趨勢。”肖勁松說。
通過對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生物醫藥發展的經驗分析,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自主創新體系完善、領軍企業集聚效應明顯、資金運作模式成熟、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結合緊密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成功的關鍵因素。
白皮書建議,今后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格局應建立科學評估體系,開展區域統籌規劃;推進優勢資源集聚,鼓勵專業分工合作。提升園區軟硬環境,引導企業集群發展。
“政府應加強區域、省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宏觀指導,科學編制生物醫藥產業規劃,設立準入標準,協調產業布局與區域分工,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惡性競爭。”肖勁松表示。(申明)